套磁,是研究生申請中的一個流行術語。意指申請前與自己感興趣的教授套套近乎,介紹介紹自己,希望博得教授的青睞,增加自己錄取的幾率。套磁的結果可控性并不高,重在堅持,以期獲得教授的最終的回應。*(1)
查找套磁對象
(1)網站:www.ratemyprofessors.com
輸入你想去的學校的英文名,便可找到相應的教授,里邊有美國學生對這些教授的評價。
(2)去學校官網逐一查找
套磁的作用
理工專業,如電氣工程,計算機科學,化學,生物、數學、物理學等,同時具有一定的研究項目背景套辭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,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套辭的意義不大。如申請者的GRE、TOEFL、GPA都不高,但卻有一些研究背景,如發過論文,跟導師做過相關項目,進過學校的實驗室等,此時如申請者按照往常的方式申,學校是不會怎么注意你這些背景的,這時候就要通過套磁聯系教授,打出亮點。
碩士
“很多人說碩士套磁沒什么用,從理論角度來說是的。因為碩士的錄取基本由錄取委員會決定,錄取委員會通常是系里的幾個老師組成。通過分別審材料決定。有可能你套磁的老師就在委員會也有可能不在。但是在的話錄取是很穩的,比如我的俄勒岡大學的錄取。跟老師面試完一周后就已經確定了錄取和獎學金。如果不在的話,如果老師在系里是大牛,比較有話語權,他的建議也是很能說得上話的。”
博士
對申請博士而言,如不是有特別硬的背景和基礎條件,務必套磁!因為博士已經有確定的方向和實踐的經驗,與教授溝通和探討起來順暢得多,成功幾率非常大。而且博士的錄取大部分是由教授決定的,學校只會卡GPA和GRE、TOEFL的線。
套磁信的寫法
套磁信的目的無非是表達對教授研究方向的興趣及做他學生的愿望,同時詢問他是否有獎學金。
套磁之前,一定要看清楚對方的科研背景,以及最近正在進行的科研活動。比較有用的辦法是看publication里面'submitted'或'to appear'的論文,有機會的話下載下來仔細研讀一下也是非常有用的。很多申請者套辭信過去就是直接問是不是有錢,說到自己就是GPA多少,拿過多少獎,好一點地會介紹一下自己的科研經歷以及發表過的論文等等,但是人家真正感興趣的是你可以在他的領域里面有多大的成就。不好好研究一下對方的背景就貿貿然套辭信過去,反而對你不利。因為教授看見這樣一封沒有絲毫針對性地套辭信,會認為你是在用一個通用的模板信批量發信。如果遇上較真一點的教授,會直接把你的email發給招生主任(通常也是系里的教授),那么你就別再指望這所學校了。
三個原則:
- 一不要抄模板
- 二不要多寫硬件的分數,有很多教授并不在意GPA或是GRE、TOEFL有多高
- 三是空談特別喜歡是沒有用的,要套一個教授,最少的要求是把他主頁上的介紹都仔仔細細的吃透,正常的要求是把他的代表性paper仔細研讀一遍
具體寫法
(1)首先應當簡要地自我介紹,來自于什么學校,學的什么,如何得到到教授的信息并產生濃厚的興趣。
(2)正文第一部分對自己的本科及學術經歷進行一個簡單介紹,介紹學術經歷時,要注意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否與教授的研究領域符合。
(3)正文第二段對教授的研究東西進行一個簡單描述自己的見解,最好能夠從中發現出一些問題問教授,問題要深刻,不要弄些簡單愚蠢的問題讓教授直接把你pass。
(4)最后問一些教授今年是否招生,是否有獎學金,表達一下自己的興趣,是否有可能成為你的學生等等。
一些基本原則
- 最好不要在同一個系同時套兩個教授。
- 在套磁之前首先要熟悉教授的研究工作。了解的越多越好,所謂知己知比,百戰不殆。
- 慎重選擇套磁對象。因為一旦去去了這所學校,也是因為套瓷的教授。
- 套磁最有效的方法是探討學術上的問題。毫無疑問,這一點是毋庸質疑的。
- 不要指望每個教授都會回復你的套磁信,教授的工作都很忙,而且每年這個時候他們每天都會收到很多這樣的套磁信,因此能夠有十分之一的回復已經很不錯了。但是,最好等兩周沒有回復之后再寫信去騷擾。
- 盡量爭取和教授面對面或者電話交流的機會,這樣比email要直接有效的多。